close

产品中心

湘大宿舍投毒案中的致命秋水仙碱:作为痛风药物禁止网售中毒后无特效解药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5-10 16:39:02  来源:bob电竞

  近日,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开庭。公诉机关举证证明,学生周某某因琐事与舍友产生矛盾,购买高纯度秋水仙碱投入一舍友的麦片中,另一舍友误食麦片后入院不幸身亡。公诉机关认为,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周某某的刑事责任,建议量刑为死刑。

 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,秋水仙碱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治疗痛风,但痛风药品中的秋水仙碱含量极低,也被禁止利用互联网渠道销售;另一方面,秋水仙碱作为试剂还被应用于生物实验等。超过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碱具有毒性,但其暂未被纳入《危险化学品目录》。秋水仙碱中毒不良反应种类多,尚无特效药治疗。

  关于秋水仙碱使用的多篇论文显示,秋水仙碱在临床上大多数都用在治疗痛风,具有药用价值。这和秋水仙碱的特性有关。公开资料显示,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,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得名,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,熔点157℃,易溶于水、乙醇和氯仿,味苦,有毒。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,破坏纺锤体,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,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,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。

  据人民网报道,国家药监局2020年修订秋水仙碱片说明书特别要求添加警示语:“因秋水仙碱片毒性大,须避免药物过量。”需要注意的几点中指出,“本品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,如发生呕吐、腹泻等不良反应,应立即停药并就诊。”其中列举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皮疹、瘙痒、脱发、乏力、发热、胸痛、寒战、多器官功能衰竭,头晕、头痛、意识障碍等各种症状。

  极目新闻记者搜索发现,国家已出台相关药品网络禁售条例。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《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》(第一版)中,秋水仙碱被禁止利用互联网渠道销售。

  1月14日,极目新闻记者在网购平台搜索“秋水仙碱”,会出现“该药品无法在网上售卖”的提醒;搜索“秋水仙碱片”则出现“预留用药”的字眼。平台客服回应称,用户下单秋水仙碱片后需要预留个人隐私信息,经线下实体诊所通过处方病历诊断证明、既往用药史等方式核验后,方可线下取药。

  前述论文同样提到,秋水仙碱因会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,还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生物学实验。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,化学试剂中的秋水仙碱含量远超药品中的秋水仙碱含量,却未被纳入危化品名单中。

  根据国家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规定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、经营、使用国家禁止生产、经营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。极目新闻记者查询现行的《危险化学品目录(2022调整版)》发现,秋水仙碱并没有被写入其中。1月14日上午,记者就此事致电国家安监局化学品登记中心询问,工作人员称,前述目录不一定能够囊括所有有毒物质,不在危化品名单上的物质不一定没有毒性,确认毒性需要做进一步的鉴定。

  另一方面,秋水仙碱中毒时有发生。2013年,史某向绯闻男友乔某饮料中倒入1克秋水仙碱,意图毒死乔某,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史某有期徒刑八年。2017年,常州市一名16岁少年因服用过量“秋水仙碱”引发严重急性中毒,不幸身亡。

  “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,超剂量或经常使用会导致中毒。”放化学院谢博渊2013年发表的文章《校园投毒案的“元凶”追踪》中,将秋水仙碱和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所使用的N-二甲基亚硝胺、清华大学朱令案所使用的铊中毒并列,将其称之为“魅影重重的秋水仙碱”。

  “秋水仙碱中毒后尚无特效解毒药,主要是洗胃及对症支持治疗。”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发表的一篇在关于秋水仙碱中毒及救治的论文中提到。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有专家这样认为,秋水仙碱中毒后及时治疗,存活率高。若不慎中毒,出现前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,可及时就医诊治。